慈善“造血型”基地脱贫致富典型事例
岱山县衢山禾丰苗木场创建于2006年3月,主要经营苗木培育、园林绿化、盆景租摆、绿化养护等。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就业人数的增加,现在固定资产累计投入150余万元,苗场150多亩,年产值200余万元。专业技术人员6名,常年从业人员30名,季节性劳动用工人员60名。2019年投入固定资产和技术培训费用60万元,创年产值450余万元。现有慈善帮扶贫困对象的就业人数15名。
该场2012年10月被市、县慈善总会列入“普济慈光造血型”扶贫基地以来,遵照《市、县慈善“造血型”基地扶贫协议》,坚持困难群体就业优先,不仅吸纳本村低收入、困难家庭劳力就业;还接收周边村落的贫困群体加入,经过三轮慈善扶贫,先后有54名列为慈善帮扶对象就业。通过慈善帮扶,场方支配,扶贫“造血”效果比较明显,帮扶就业对象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,大多从就业前的3至5千元的年收入,经帮扶后,最低年收入达到1.8万元,最高达到2.6万元。
在这些被吸纳帮助的困难人群中,变化最大的要数夏帮辉农户:他出生于1978年,本是一个勤劳的渔民,踏踏实实在渔船上捕鱼为生。可在他35岁的时候,一场突如其来的慢性肝炎,不但使他丧失了干重体力活的能力,还需花费大量的医疗费,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。为了帮他走出困境,基地吸纳他就业并列为慈善帮扶对象。在他的病情慢慢稳定后,基地负责人找他谈话,出钱给他考驾驶执照,让他在基地开车接送工人上下班兼学习技术。夏帮辉本来就是个聪明好学的青年,在苗木场的几年工作期间,基地给他提供了多次苗木种植、育苗等技术方面的培训机会,使他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工作中积累了种植、育苗的技术,从一个普通的司机慢慢成长为苗木场的骨干技术人员,年经济收入逐年增加,基本脱贫后,把慈善帮扶名额让给他人。
去年6月,他还自己注册了一个个体的苗木场,不仅自己的收入大幅提高,实现了脱贫。他在被慈善帮扶后,不忘行善,还能积极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增加收入。
在国家的好政策、市县慈善总会的帮扶下,夏帮辉发挥自身能力,努力拼搏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,成为其他贫困户的学习榜样,他又能联手苗木场慈善基地,共同为困难户就业与脱贫致富出谋策划,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传带作用。
2020年7月7日
岱山县慈善总会采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