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乡镇:敬老院全面完成改造升级
渔农村养老告别温饱型
日前,高亭镇敬老院的27位老人,捧着收音机等心爱的随身物品,高高兴兴搬回到翻修一新的“家”。自高亭敬老院翻修之日起,老人们等这一天,等了一年。
“看,阿拉的房间,新墙、新床、新地板……”90岁的杜慧章满脸掩不住的欣喜,拉着记者的手,指着天花板轻声说,“这个是消防设施,我要是在房间里偷偷抽烟,就会响。”
说话间,老人们爱听的越剧声从放映厅里传了出来,洋溢在整个敬老院,显得特别热闹。
随着高亭镇敬老院的翻修入住,我县7个乡镇敬老院的改造升级工程全部完成,总投资达1250万元。升级后,乡镇敬老院房间增设了各类电器和呼叫报警系统,还配备了活动室、图书室、放映厅、门球场等设施,并增添长期诊疗、专业护理等项目,推进养老服务多层次发展。
据统计,截至2013年底,我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44578人,占全县总人口的23.6%。如何让老人真正实现颐养天年,我县正在努力破解。“敬老院,不再是‘温饱型’的养老场所。”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,“除了硬件设施在改善,我们更注重提高服务水平和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。”
据介绍,依托社区老年人协会、社区义工、社区网格团队等社会力量,全县各敬老院还开展午晚餐配送、日间照料、精神慰藉、电话转告等开放型服务。同时,通过集体生日、老年人趣味运动会等形式,让老人们有丰富的养老生活。
敬老院变了,老人们对敬老院的观念也随之改变。“2004年刚开办初,敬老院住的都是集中供养人员,现在不一样了,好多社会老人也主动来打听是否有床位空缺。”高亭镇敬老院负责人何水飞说。
据悉,目前,7个乡镇敬老院除集中供养153人外,还吸收了95名社会老人入住。“敬老院好,‘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’。儿子媳妇都要上班,只剩我一个人,这里说说笑笑都有伴。”已在高亭敬老院入住6年多的老人曹小琴告诉记者。
随着老龄化的到来,单一靠子女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正在被各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所替代,公办、民营养老机构不断增多,居家、社会养老模式也随之建立。目前,全县已有各类养老机构18家。
《今日岱山》报讯(记者 何玲玲通讯员 朱静静)